2024年1月27日星期六

一月二十七日晨 姥姥

 不知道第多少次梦到了姥姥,赶紧记录下来。

梦里姥姥总是那么和善。

地点也总是在以前的9栋。

姥姥坐在她床边的木头椅子上,在低头咕弄什么 。我在姥姥身边,能闻到姥姥的味道,就是混合老人和甘草片的味道。还能听到她呼吸时候的气管的声音,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长期气管炎导致的声音。我在地上收拾一些我姥爷扔掉但是让笑笑捡回来的莫名其妙的东西。然后姥爷进来,说这东西我都扔了,咋又捡回来了。里面是用黑布包着的各种机器人的关节碎块。然后我突然想到我姥姥还在这呢,就问姥爷赶紧给我跟姥姥照个相,我搂着还在坐在椅子上的姥姥照了张相片。姥姥笑得很灿烂。

姥姥一九年走的,那时候刚抽到签的自己不知道有多开心。跟姥姥视频的时候还说年底就能回去了,姥姥也开心,视频里就说就知道今年有好事。结果一周后就突然没了。视频里那次是跟姥姥最后的见面。恨自己不能早点抽到签,恨自己没有能提前回去看看。

总是怕自己对姥姥记忆会越来越模糊。但是几次忆起姥姥还是会那么清晰。只是梦里的姥姥似乎成了独立的系统,而且情节还能连贯。之前不知道那次突然在忆起姥姥的时候自己意识到姥姥这不是没走吗,为啥记忆里头姥姥走了呢。然后姥姥说后来抢救回来了嘛,现在状况还行。我也不曾怀疑,觉得自己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因为姥姥还能活回来。等自己醒过来时候久久不能缓过来,还坚持相信姥姥活过来了。但是到后来之后就开始知道了如果看看活过来了应该就是在梦里。但是即便在梦里自己也是享受着姥姥在身边的每一秒钟。所以这次想到赶紧照个照片,也是以前的梦的延伸。

梦完姥姥看邮箱就发现自己收到了一个7.7的小红包。谢谢姥姥。

2024年1月8日星期一

2023 @沈阳

 上一次回sy正好是4年以前,2019年thanksgiving的时候。回想那时候回去,一切感觉都是那么的好,最多只是喷一喷贸易战和特朗普。自己带着第一次H1b签证回去感觉接下来的日子会那么的好。虽然很遗憾没有见到姥姥的最后一面,恨自己不能提前回去,但是整体来说回国看到家人还是很开心的。很多同学要么毕业之后回国,要么工作一段之后回国工作或者创业。一切都欣欣向荣。高层住宅拔地而起不少,尤其是在dl,老城区已经面目全非,以前爷爷奶奶家的小楼旁边起了高楼,半山腰上的房子也看不到城市的景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又一座的高层住宅。当时不只是老家,全国各地的房子加个还在飞涨。商场也是一样,里面的服装店和饭店还经营的很不错,国产电影跟好莱坞大片同时在院线上映争取票房。

(下面是回到美国之后继续写的)

而这次回到沈阳之后发现很多地方变化了很大。

1. 商业。这次发现很多以前的万达之类的商场里面卖衣服的地方少了,多出来了第一层卖EV车的,多出了好多卖手机的。还有多出了一层卖儿童用品,游乐场和教培的地方。还出了很多很多新的饭店,都是按照标准的网红宣传模式进行装修的,看广告觉得很好吃但是吃起来觉得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包括中街里面的网红小巷,以前只是小胡同的没有牌子的小破店,现在都整合成了网红小吃街的形式。吃的上面确实多了不少新的种类,包括很多外地的网红美食。但是间接的对于以前小店的老式美食要么网红化要么就需要更花时间去寻找了。还有就是多了很多很多的所谓的“网红”商业街,都是按照网红打卡地的模式规划和装修的,而大半都没什么人。什么晚上没人所以不开门的“深夜食堂”,没有商家的“香港赛博街”,等等。也许是因为是冬天,真的没什么人,所以希望夏天回去的时候人更多一些吧。

2. 医疗。这次回去有“幸”去了一次沈阳最好医院的急诊。当时晚上突然肋骨疼,然后就去了医大一院的急诊。进去之后就被景象吓到了。首先,急诊的区域基本不分病房,都是开放的,空的区域全躺着在打点滴的人。我已经忘记了上一次去急诊是什么时候,所以也许往常的急诊也是这个样子。医生并不会去看每个病人的情况,而是在柜台上等着病人拿着检测报告排队来咨询诊断。看完之后病人要么去化验检测别的,要么得到诊断之后开药或者打点滴。打点滴的人的床也不是医院提供的,而是从医院门口的店租的床。除此之外,还见到了神奇的自助底片打印机和报告打印机。所以总结来说就是看到了医疗上面资源不足和先进设备之间的割裂。自助打印机虽然确实可以方便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但是省下的钱是否可以用在多雇医生上面。不过我对国内的医疗的确知道的甚少,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所以就不加过多的评价,只是记录一下我的所见所闻。

3. 人。这次回去基本没跟在国内的朋友吃饭见面,见面的基本都是亲戚。而留下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上一代的盲信公众号,平辈的躺平,和下一代的卷。

上一辈基本被各种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所洗脑,得到的只有片断化或者被多次剪辑歪曲之后的信息。不过这也跟现在的短视频平台的大趋势有关,想去了解全部信息来龙去脉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便没有那么多人真的“忙”,但是让大多数人去花时间多了解一下来龙去脉看来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事情,况且是上一代没有全面接触互联网技术的人。国内过度的审查和因此孕育出来的畸形的媒体阉割了人们能真正了解来龙去脉的方式,而且并不自知。互联网并没有拓宽人们的信息渠道的选择,而只是更容易地去限制人们的所见所想。不过在这个媒体慢慢都被肃清的现在,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不足为怪了。

对于平辈的躺平,我不知道是只在东北这片大地还是全国的普遍情况。我希望只是“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东北才有这样的年轻人。首先,基本没有人去真正的“做”东西。工作不是国企央企,就是银行,或者公务员事业单位。再就是做生意,做销售。就这样的东北谁都不会觉得会有希望。你可以在网上大做宣传来旅游,努力打造旅游城市,但是没工业和高新技术的话我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旅游热度总是一阵一阵的,时间长了只有真正的文化才会沉淀下来当作真正的旅游景点,但是工业和投资环境才是赚钱和发展的王道。都说民主国家的政府因为需要民选的选票所以只看眼前利益,但是看现在的国内何尝不是呢?地方高层为了去中央创造政绩而做各种各样的一锤子买卖,只关心来钱快的东西而忽视民众真正需要的医疗扫雪之类的民生事情。不过说白了还是媒体的原因,媒体没法去关注以前关注的民生而只能去关注明星八卦网红热点流量超话,民众真正需要的东西老爷怎么能看到呢?连0几年时候吴仪会见高耀洁时候展示出来的被一叶障目的领导层也不会想到,到了如此发达的手机互联网的20年代,关键的割裂还是老百姓跟衙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说回大家的躺平,这也是资源有限范围内的无奈之举。而在一旦在体制内,感觉人们在乎的就不再是怎么去完成KPI或者职业规划,而是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和无聊八卦。如果在政府里面在乎的只是上面给的任务和指示,而没人在乎民生的话,在政府里面工作也的确没什么别的事情可干了。

而下一辈的卷,似乎也就更加的合理了。职场上面的躺平和晋升无望,变相将注意力转移给了下一代的教育上面。上一代没有胆子抓住赚钱的手段,这一代资本和资源都被各种富一代官一代富二代官二代所把控之后选择稳定工作躺平,而下一代所拥有的令这一代所羡慕的希望便是这一代人的全部。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每天补习到8点,周末继续补课外的兴趣活动版等等都是家常便饭。学校老师不再关心学生们的成长,而只是成为传递上面莫名其妙的政策和发做不完的作业的工具人,对孩子的除了学习之外的任何其他的问题直接找家长解决。 

而一切的这些消极的想法都会被一顿酸菜羊肉火锅所治愈。当然,还有鲅鱼饺子,锅包肉,溜三样,一锅出,雪绵豆沙。。。 无论家乡离自己多远,无论人们的想法离自己多远,食物的记忆是跟随自己一辈子的。家乡与自己的距离忽近忽远,太远了就想回去看看,近了又想远离一些,这是永远萦绕在第一代移民心头的东西。

网飞三体 第一季观后感

 之前看过b站的动画三体,然后是腾讯的三体剧,最后看的才是这个网飞的三体。 动画三体里面对角色外形之类的设定比较追随原著,剧情上面也还好,虽然我没看完。腾讯的三体剧我好像也没看完,但是观感就是除了大史跟想象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内容比较忠于原著。但是由于审查限制,一到关于警察就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