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

从彭帅事件聊到AI区块链

 先来Link

其实从这个blog开始的时候就不断的关注在中国的人权的问题。而随着这些年看着国内日新月异的变化,看着有钱人越来越多,民众似乎也是越来越有钱,0几年的时候不断在网上频繁出现的各种人权问题如今在国内基本都到达不到大众的视野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年西方人们对微博等大众平台对于中国人权问题改善的期待在这些年来越来越小了。而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审查制度的完善也到达了同样的高度。从这方面看来,中共在保持国家稳定的问题上面的投入产出比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其实政府主导的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项目里面大多数还是遵循着copy-paste的手段和方针。不过这些项目渐渐从表面的商业产品上转变到了背后的技术层面。这点也着实证明了国内技术的进步。不过在网络长城上面,我觉得国内的技术应该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其实就关键词封锁等算法而言并不复杂,难的是难在如何将上面的指令到达公司内部然后尽快的形成干涉。不知道在国内的互联网私企里面是否存在党委书记这个职务,以及如果存在的话这个职务的主要责任是不是就是对信息过滤负责。谁在做屏蔽的决定?谁在中间进行传达?如果发生屏蔽延迟导致事情发酵过大的情况,谁来负责?

其实中国的问题从来不在于是否像外界所说人权打压,而是以权谋私。这个才是中国群众最深恶痛绝的事情。人权不人权只是西方的定义和概念罢了,这么多年西方媒体的不断宣传只是把人权这个概念在国内越来越妖名化了。10多年前的时候说起人权人们还是会想起一些人权律师啊,杨佳啊之类的例子,而现在说起人权国内的人只会想到西方媒体贼心不死而已。媒体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一方面看似能让更多人接触到更快更新更多的信息,但事实上只是让人减少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时间,取而代之的去看狗狗和婴儿视频罢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特别在这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权谋私,全世界人深恶痛绝的课题,在中国却是亘古至今不变的话题。西方的民主体制和媒体的第四支手的力量似乎已经解决部分问题。但事实上在钱的面前政治的力量还是可以左右很多事情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么深受诟病的枪支问题在美国却无法解决,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并不会听从底层人民的声音,而只会听从金钱的声音。在现在的社会里面,似乎只有钱的声音才是最大,然后所有人都为了能听见一点钱的流动的声音而前赴后继赴汤蹈火飞蛾扑火。

 任何事情的发生似乎都能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出不同的结论。

回到彭帅事件,先从彭帅自己的角度,为什么会在最开始10年前就发生关系?是不是为了能让自己脱离国内的举国体制而采用西方的教练员体制?这种体制的变化的代价和当时的交易筹码是什么?到现在不想继续这个关系了但是为什么只是采用微博这个方式?目的仅仅是metoo的运动的一部分吗?这么多年彭帅在国际上面的话语权难道不会有更多的方式去传递信息吗?如果从一开始就不愿意的话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收集证据?假设真的是你情我愿,那现在的微博的意思是自我觉醒吗?

再从外界媒体的角度就更百花齐放了。就看wiki里面各方政府的回应就能看出来跟现在中国的关系。就像孩子被父母打了,然后别人的父母各种谴责打人的父母的情况似的,没有人真的为孩子着想。那些打球的队友对手的回应也只能说大部分确实是处于对彭帅的关心。 而事实上即便彭帅除了三长两短,会有多少人能付出一切跟政府机器对抗呢?也许只能期待他们比中国民众更加了解自己民主的权力了。

而从中国政府角度来看,舆论压制和时间平息自然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但是在中共内部的反应呢?真的会有人去问张高丽这个事情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所有的党章是不是就是给别人看的呢?(话说其实我问出来这个问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心里的结果了,哈哈)在这里是不是国内人的想法就跟在美国的民众对枪支的想法一样的:虽然我觉得这个不好,但是反正没发生在我身上,而且我也做不了什么,所以就这样吧。A想,我会用A的方式来解决B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A自己的问题;B也同样。

这是不是就是一旦成为留学生就没法步入政界的原因?除非留学的地方跟自己的故乡的政治制度是相似的。特别是本科时候出外留学的人。每个人的视野是被自己经历的事情所局限的。但是被拓宽视野的人会对更多事情有更强的容忍度,因为知道你所不能忍受的或者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制度事实上在另一批人面前不算什么。

每个人只有很短的一辈子,只能做那么点事。有人不想理解别人而只贯彻自己的想法,但是也有人理解所有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前者可以做政治商业媒体,后者可能只能自己想想哲学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我也许就是后者,接触太多,理解太多,想法太多,而做的太少。就跟这篇blog一样,当初的时候想的好多,但是下笔之后又是乱乱糟糟。从人权到政治到东西方又到人生,这还没扯上ML和区块链呢,yet you know what I mean. 也许AI和区块链这两个极端才是解决人类各种问题的方法。

 ML的核心是用大部分观点去判定一个新的类似的案例。而如果训练的模型所用的案例不够或者带判定的案例过于模糊则ML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51%真的比49%好吗?当然这只是现有的ML的方法而已,如果真的出现超级AI可以利用无限的数据去做学习的话,并且每一次testing也是AI的学习的一部分,那么感觉与其消耗巨大能量去模拟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还不如重新自己建造自然规则然后任其自由发展。快速高效的技术发展需要个体去拓宽技术边界的动力,而降低成本而大规模协作需要统一的管理和规划。AI可以做到后者,但是无法做到前者。而前者的保证就是区块链技术。用AI的大规模管理以及优化来支持区块链里面个体的发展是接下来整个世界,至少是网络世界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在发展的错误是,区块链技术并没有应用在拓宽技术边界的问题上面,而是用在了艺术音乐设计奢侈品等方面。区块链技术最应该应用的是科学界的研究交流里面。当处在区块链里面的科学家们完全没有交流和信息阻隔障碍的时候,一定是科学发展速度最快的时候。但是缺乏统一的审查机制之后一定还是会有个体滥竽充数为一己私利而非科学发展而提供垃圾数据或者挂名的情况。

额,写不明白了,今天就到这吧,哈哈哈。


2021年5月13日星期四

活着

 最近不断地在思考,一个人活着的意义。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无数遍,而无数遍也从来没有个promising的答案。也许,当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自己迷茫,需要答案的时候。

也许自己就不适合在这个社会里面生存。

从小就没朋友,觉得好的朋友一个一个都被父母告知不要玩的太多,要使劲学习。唯一能交心的只有写信时候,还是因为可以藏着掖着。从来别人找自己的时候都尽全力帮助别人,当自己的事情来看,而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却不敢去跟别人说,到最后屡屡遇到自己能力的瓶颈。总觉得自己可以更好,再努力就行了。而屡屡的失败让自己现在落到这个平庸的地步。

小时候自己的愿望就是脱离父母,离开父母的管制,然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总是做的很一般,部分因为自制力差,部分因为沟通能力弱。看来自己缺少的这两个能力都是在社会中生存下去最基本的能力。而自己擅长的专注力和想象力只能在细节的地方发挥长处。

然而结婚之后的自己慢慢的忘记了自己想要什么,从我想要什么变成了我们想要什么,再变成了她想要什么,她怎么想的。也许自己想要的东西也确实凭自己的能力拿不到。也许,怎么都能为自己的也许找出各种的借口。

直到昨天,在超市回家的路上就在想,我到底应该怎么跟她说去austin玩的事情,她会不会像我妈一样就直接不让我去。结果回来一说,果然如此,瞬间让自己觉得又回到了以前,回到了一旦跟朋友出去玩就得想方设法隐瞒的时候,否则就是没有商量余地。缘由当然也随之变化,从要好好学习,不要出去瞎玩,到要省钱买房子,疫情还没过去万一得了怎么办。从小就好奇,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想出去跟朋友玩就能跟朋友玩,别人是怎么做到的,究竟是降生家庭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原因。以前觉得逃避就可以了,大学之后不回国就可以了,现在结婚之后也这样的话,似乎就是自己逃不出的命运了。渐渐能理解LZ不愿意跟人交流的原因了,也许我也会越来越自闭吧。

虽然每次跟人交流的时候都很开心,也就是人称人来疯,但是一旦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真的感觉自己像行尸走肉一样,漫无目的的活着。想出去,想打破自己的舒适圈,但是出去之后又无比的孤独和不知所措。人都说有归属才会探索,我这从没感到归属感的人想探索也探索不好吧。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了,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觉得自己可以做的好但是却总是做不好。为什么自己每次想跟朋友出去玩聊天却总是会心有顾虑。感觉自己活到现在,又回到了小的时候一样,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让做,放手去做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不让做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去争取。

哭,有什么用呢。这个世界上又有谁会知道我的想法呢。自己的想法就只能自己憋着吧。在世上活一天就随便凑合一天吧。毕竟,只要还在想,只要还能想,自己就还活着。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让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吧,而在这个世界中最能让自己感受到真实的,也就只有自己的思考了。

Cogito, ergo sum.

然而在这个社会里面要获得相应的地位和金钱的话,需要的并不是思考,而是实际做出来的东西。即便笛卡尔有超强的思考能力,但是现实社会里面没有人因为他的想法去实践出来创造所谓的“有价值”的东西,那他就是个穷人,因为社会是个贪婪的野兽,对他成长短时间没有用的东西,自然会被遗忘掉。

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

重温Friends

 这两天莫名其妙的重温了Friends了一下,第三季和第四季。感觉Friends真的是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不过每一次重温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感触。文化的作品好像都是这样,讲的虽然都是当时的视角下的生活和感想,但是放在未来的不同的时代就会慢慢的赋予不一样的意义。

先说Friends里面搞笑的部分,第一遍看的时候真的是感觉纯搞笑还有能体会到很多自己不曾体会到的美国的方方面面。虽然里面对race的笑话已经做到not offensive,但是对男女偏见,同性恋偏见等等放到现在可能根本不能在美国过审。作为普通大众非少数群体来说的话那时候的笑话真的可发挥性更高,可搞笑的东西也更多。不过,真的没法想象Friends现在已经是20多年之前的作品了,而自己第一次看也是10年之前了。 Friends结束之后的十年是手机的十年,再之后是互联网的十年。两个时代之前的作品在现在看来很多东西还不过时,这才是经典的力量。

再说细节,第三季和第四季,乃至整个Friends里面的很多戏剧冲突都是因为两个人的沟通没有到位。不过这就是以前人的生活。90年代每个人还没有自己的手机,大家还是用座机,那时的电话沟通是以家庭为单位,人在家里为条件的。后来的附属品和手机的前身就是bp机,而这正是Friends所在的美国的90年代大家的标配。再往前美国普及电话的时代就是几十年之前了所以这种沟通的方式基本上持续了够久以至于大家会忘却没有电话时代的沟通的方式。如果想看在之前的沟通方式,基本可以参照中国90年代电话普及以前80年代改革开放时候10年的作品。

说远了,回到Friends,第三季里面Ross跟Rachel的第一次分手,第四季里Ross跟Emily的互相跑到对方国家的surprise visit,都是源于没有沟通到个人造成的误会。但正由于这些误会,这些或甜蜜或虐心的强烈的戏剧冲突,让观众更加的一起感同身受。现代的时代由于拥有网络加手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到以个人的每时每刻为单位。这种似乎0成本的沟通导致了现在很多很多好的作品都不在以现在的时代作为背景,而是舍近求远的把背景设计在以前或者发展到尽头的以后。然而,现在的这种沟通在蚕食的是人与人真正的面对面的沟通。电话时代因为地点和信号的限制,虽然有声音这种沟通方式但是很多的想法和想说的话还是不能直接在电话沟通。而网络手机短信app等等的出现之后,人与人的沟通似乎可以更加详细和清楚,不论是email的工作沟通还是短信的个体沟通,人们感觉很多事情已经能够在文字当中沟通清楚了。

先不说email沟通在工作上面明显的好处和坏处,只说个体的短信或者社交网络app的沟通方式,与以前的手机沟通就有两种主要方面的不同:一是短信的时效性和紧迫性,因为并非完全的时时沟通,发信息的人可以在任何他觉得合适的时候发信息,而接受信息的人也并不一定在看到时候就直接回复,很多时候甚至都会后来遗忘掉,因为人很不善于对碎片化信息的记忆。这与直接手机语音沟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现在越来越习惯于短信沟通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直接的电话沟通,因为语音的实时沟通需要动用全部自己的注意力和沟通能力,而文字信息并不需要,想看想回的时候再回就好了。二就是信息缺失。这一点在每一次的交流技术的更新换代都会产生变化,以前的写信时代,双方沟通的只是自己凝聚下来的想法,代价是几个星期几个月的等待;座机时代,双方沟通的是用实时的声音,代价是去了解对方在家的时间,家里人的schedule等等;手机时代,双方可以理论上每时每刻都能找到对方,虽然而与座机一样,只有声音的交流仍然会有一些误会的产生,而代价就是每个人失去了自己真正的独处时间还有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垃圾诈骗电话;而短信和现在的网络短信时代以及后来的手机语音视频等等的科技是以前所有沟通方式的总和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大杂烩,要什么有什么,而代价就是人对网络沟通方式的过于依赖导致对真正线下沟通的忽视。


2021年4月1日星期四

写在愚人节中的费城

突然之间 
对人生的意义又产生了疑问

不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 
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是什么 
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之前还好好的以为, 
人生不就是麻烦嘛: 
没有麻烦就去找麻烦, 
有麻烦就去解决麻烦。 

 可现在又对这一切产生了厌恶 
只能用被动的信息去麻醉自己 
用破碎的刀片去切割自己 
像破碎的玻璃 
以为每一块都是完好的 
却永远拼不起来 

走在春寒料峭的费城 
耳朵里日谈公园的无关紧要的podcast 
适宜的的露营的话题 
老狼的敲响天堂之门的歌声 
和刺骨的春风 
深呼吸 
嗯 这真实的感觉 
比思考中的自己还要真实 

真实感 
原来这是自己多年来最想去追寻的 
慢慢地 
自己也许可以开始体会到 
身体与思想的融合 

也许 
这才是意义

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GAMESTOP

真的是有一次见证了历史。活久见。

How Will the GameStop Game Stop?
GameStop 引发了散户与华尔街的对抗。最终以何种结局收尾,只能让时间来说话了。 

现在的话Robinhood开始管制trading来达到控制市场的手段不知道会不会被法院裁决还是政府默许。 

话说作为一个革新的产品,Robinhood的初衷就是能让更多没有经验的人去容易的进入股票市场进行炒股,而现在robinhood的所作所为就是完全被市场的领导者掐住了脖子然后做出的决定。正所谓革命者到头来还是最恨别人革他的命。

作为一个局外人突然打进了华尔街的社会,在社会里面摸爬滚打多年之后出来后基本就忘却了初心,trading for everyone. 降低行业门槛,这个idea永久不会过时。

不知道医疗领域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产品呢。

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

2021

以为这是2021年第一篇blog,结果好像是第二篇。
居然忘了把年初高中同学zoom会面的事情记录下来。
总体来说呢,大家都长大了很多,毕竟都工作了;但是也都还是以前那样,毕竟这么多年看过来的。
本来只是在12月份的时候跟BX zoom了一下,然后不知不觉就聊了好几个小时,让我突然怀念起了高中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熬电话粥那次了,只是那时候的我和XG只是对彼此眼中的天真的世界的漫无边际的交换。当然还有在外国语语言突击的时候BX跟BX在教室左边最后一排聊了一个晚自习的那次,那次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三位一体的喜欢。(到底是不是在外国语的时候?具体聊了什么?真的不太记得了,但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了和自己喜欢的人的灵魂上的交流带来的快感。然而那时sb的自己也没有做出任何举动。。。真的服了。不过也是,自己配不上她。。。)
说远了,反正聊过之后就感觉应该在过年的时候要么把美国这边的人招一下zoom上面聚一聚,update一下大家都怎么样,或者玩个amongus之类的。结果在群里面越弄越大就变成了网上聚会了。
虽然最后来的也只有10几个人,大多都是在国内和美国的,但是能聚一次真的很不容易。具体的内容就是按照学号说自己的近况,然后剩下lmh和cc等少数几个人的时候再用学号来一遍其他人在干嘛的八卦。有些真的是很劲爆的“八卦”,以至于真实性很有疑问。
人,真的很有意思,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瞄准自己的一个一个目标,去实行,去规划,去努力。然而当回看过去的方向的时候,却能感觉到怀旧带给自己的一种很神奇的情感。这个情感是为什么产生的呢?对自己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都是按照进化论解释生物的进化的话,这个怀旧感似乎也没有什么道理。
刚才回去整个回顾了一下自己以前的blog,出了理所当然的稚嫩之外,很有意思的是自己似乎并没怎么变化。生活方式还是那样,漫无目的也还是那样。缺乏长期的目标和执行力,同样缺乏对目标实施上面的决心和专注力。所以导致自己似乎越来越觉得自己很笨。不像高中以前的自己了。好像之前看过那个北大的学霸双胞胎姐妹的新闻里面她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15岁的辉煌不代表20岁的,20岁的也不代表30岁的。成长的一个特征就是去接受自己,接受厉害的自己,更要接受不如别人的自己。小时候自己前进的动力是离开这个家庭,离开父母的管教,离开考得不好时候父母的失望的表情,离开他们不让自己去玩去自由的探索想做的事情的过去。而真正离开家之后,却由于缺少自律和自信,导致学习能力和专注力不抵以前。到现在10多年来还是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其实说难也难,说容易也挺容易的。道理都懂,怎么去实行也懂。但是上班结婚之后琐碎的事情让自己有些时候很难去专注做一件事情。
今年的目标也还是那些吧,专注做好工作,训练记忆法,和继续保持体重吧。毕竟感觉今年的疫情可能还会那样。
话说去年去日本那次之后回来好像也没写blog。简单记录一下吧,就是:吃的好吃的,见到了好多好久没见的朋友,怀旧了很多事情,包括重新走了当时自己的住处和学校,去了经常去的中餐馆吃饭。。。很开心,不管变化的没变的,毕竟荣回故里的感觉是很独特且无法比拟的。等疫情结束可以旅游之后带老婆去日本好好玩玩,补偿一下自己大学时候没去很多地方旅游的遗憾吧。
至于对这个世界的感悟,没什么更深层次的了吧。感觉道理无外乎就是那些,古代人都琢磨透的东西,只不过换成新时代的论据和例子而已。自己相信什么?自己能相信的只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被其他的事情和信息去分心,因为每个方向都有专业的人去做,去努力,包括我一直很深恶痛绝的媒体和政治,也有很多人为了理想去努力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而我们这些只知皮毛的人的炫耀能算什么呢?也许一文不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出不去的时候就读书,能出去的时候就多出去走走,出去看看。人生就是这么简单。
YOLO,you only live once

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

Interesting blog

今天偶然在下电子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博客

此博客的宗旨是:

  • 提升思维能力
  • 普及政治常识
  • 扫盲翻墙姿势
  • 揭露党国嘴脸
  • 网络安全教程
  • 软件开发技术

所以基本上可以知道是一个在国外大厂(非apple)做系统安全的一个engineer。

虽然对里面作者(编程)的很多观点不能苟同,比如用同样偷换概念和断章取义的方法来批判党国,但是作为信息收集类工具来说的话,里面很多的信息还是做的很好的。即便我不是程序员,也对网络安全一无所知,但是根据他的科普和解释能看出来作者还是个很有思想而且很有能力的人。

所有的人都试图把信息归类,或者归纳到自己的理论当中,而为了这个目的会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的观点融合到信息当中。即使对很多想保持中立的媒体或者个人来说,他们会努力将bias降到最低,但是信息频率和信息选择都会使信息的发布变得无法做到中立。这一点是人类的本性和技术限制的原因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标榜自己是中立但是有意的去灌输自己观念的群体就跟为了赚钱的商人没什么两样。

Anyway,这个博客还是很有意思的,很符合我的口味。

网飞三体 第一季观后感

 之前看过b站的动画三体,然后是腾讯的三体剧,最后看的才是这个网飞的三体。 动画三体里面对角色外形之类的设定比较追随原著,剧情上面也还好,虽然我没看完。腾讯的三体剧我好像也没看完,但是观感就是除了大史跟想象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内容比较忠于原著。但是由于审查限制,一到关于警察就神乎其神...